对过去的信的回忆,净化自己的心灵!
浏览量:3872 回帖数:0
          
            
            1楼
          
            
              
记得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给班上的一位女生写信,她是五年级的时候转学过来的,脸蛋有点轰,眼睛很大,清澈。跟她说话的时候总是很真诚地看着你。
当然,这封信的内容只是写我的烦恼,我的理想。很开心的是她回信了,我们彼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互相抽背课本,请教作业,有时候她还会利用课余时间教我弹奏讲台旁的那架风琴.(虽然我对风琴不是很感兴趣).
小学毕业她离开四川去了北京,从此便失去了联系。有一次回到以前的小学,看见那架风琴还躺在那里,只是比以前旧了很多,心里第一次有了传说中的触景生情的感觉,在想:一个很好的朋友就这样失去了联系了!
但我并没有停止写信,初一的时候,给历史教材的主编苏步青先生写信,因为我看见历史课本上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家里一本书上的不一致,家里的书上写的是”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二字前后不统一。请教了长辈如何寄信给苏步青先生,不多久就给我提供了办公地址。我就写好寄过去了,信的大致内容是:课本与原著不一样,我是按课本读还是按原著读啊?
一个月后,收到了回信,回信的不是苏先生本人,是他的一个同事,历史课本的编委里有他的名字。信的大致内容是:”苏先生年事已高,已很久不参与日常事务,但我已将信转交给他,他委托我回信给你。林则徐是一个以国家为重的人,所
            
            
       
              
                  
            
          
          
        记得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给班上的一位女生写信,她是五年级的时候转学过来的,脸蛋有点轰,眼睛很大,清澈。跟她说话的时候总是很真诚地看着你。
当然,这封信的内容只是写我的烦恼,我的理想。很开心的是她回信了,我们彼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互相抽背课本,请教作业,有时候她还会利用课余时间教我弹奏讲台旁的那架风琴.(虽然我对风琴不是很感兴趣).
小学毕业她离开四川去了北京,从此便失去了联系。有一次回到以前的小学,看见那架风琴还躺在那里,只是比以前旧了很多,心里第一次有了传说中的触景生情的感觉,在想:一个很好的朋友就这样失去了联系了!
但我并没有停止写信,初一的时候,给历史教材的主编苏步青先生写信,因为我看见历史课本上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家里一本书上的不一致,家里的书上写的是”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二字前后不统一。请教了长辈如何寄信给苏步青先生,不多久就给我提供了办公地址。我就写好寄过去了,信的大致内容是:课本与原著不一样,我是按课本读还是按原著读啊?
一个月后,收到了回信,回信的不是苏先生本人,是他的一个同事,历史课本的编委里有他的名字。信的大致内容是:”苏先生年事已高,已很久不参与日常事务,但我已将信转交给他,他委托我回信给你。林则徐是一个以国家为重的人,所
                    
	
发表于 2007/5/21 1:5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