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传动与控制测量系统
浏览量:3433 回帖数:1
          
            
            1楼
          
            
              
            
       
              
                  
            
          
          
          变频传动是一种通过改变输入电源频率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技术。使用变频传动的装置一般称为变频器。
变频器通常分为两部分:整流单元和逆变器。整流单元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逆变器使用电子开关将直流电转化成需要频率的方波,多此叠加成为近似正弦交流电,驱动电动机。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功率集成模块问世,控制理论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异步电动机的调压变频调速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使交流 变频传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并正在逐步取代直流传动系统,同时随着大功率自关断器件的日趋完善和以微处理器件为核心的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更促进了交流变频传动系统在城市交通车辆中的应用。
变频传动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城市轨道机车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其电力传动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驱动与调速系统由最初的变阻调速发展到斩波器调速,进而发展到应用交流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调压变频调速(VVVF)的传动技术。由于这种变频传动技术的优良性,因此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近来研制的地铁和轻轨车辆几乎全部采用交流电传动变频调速技术。而且随着能源、环保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采用这种调速技术的机车将会被更广阔的市场及□□所接受。
例,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的德国采用BR120型交流变频传动电力机车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性能的机车比直流传动车辆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①.在相同粘重时,牵引力提高30%;
②.功率因素高(COSφ可达到1),电网利用率提高30%;
③.由于它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取代了有触点器件,维修费可降低50%;
④.无故障运行超过40万KM;
⑤.节能显著,采用GTO变频器的交流电传动装置比相同容量使用斩波调速的直流传动装置效率可提高6~7%。
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新研制的地铁和轻轨列车,几乎全部采用交流变频传动技术;而三点式逆变器用于交流传动系统,在德国和日本则已有应用,在1993年德国就已经有成千台用此方案构成的IGBT三点式逆变器用于轻轨电车上。
我所拥有变频传动与控制测量系统,由于设备比较先进,本人能力有限,不能解释清楚,如有需求,请来电咨询或者来本研究所与专业工程师交流!
            变频器通常分为两部分:整流单元和逆变器。整流单元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逆变器使用电子开关将直流电转化成需要频率的方波,多此叠加成为近似正弦交流电,驱动电动机。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功率集成模块问世,控制理论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异步电动机的调压变频调速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使交流 变频传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并正在逐步取代直流传动系统,同时随着大功率自关断器件的日趋完善和以微处理器件为核心的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更促进了交流变频传动系统在城市交通车辆中的应用。
变频传动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城市轨道机车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其电力传动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驱动与调速系统由最初的变阻调速发展到斩波器调速,进而发展到应用交流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调压变频调速(VVVF)的传动技术。由于这种变频传动技术的优良性,因此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近来研制的地铁和轻轨车辆几乎全部采用交流电传动变频调速技术。而且随着能源、环保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采用这种调速技术的机车将会被更广阔的市场及□□所接受。
例,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的德国采用BR120型交流变频传动电力机车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性能的机车比直流传动车辆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①.在相同粘重时,牵引力提高30%;
②.功率因素高(COSφ可达到1),电网利用率提高30%;
③.由于它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取代了有触点器件,维修费可降低50%;
④.无故障运行超过40万KM;
⑤.节能显著,采用GTO变频器的交流电传动装置比相同容量使用斩波调速的直流传动装置效率可提高6~7%。
目前,世界上德、日等发达国家近年来新研制的地铁和轻轨列车,几乎全部采用交流变频传动技术;而三点式逆变器用于交流传动系统,在德国和日本则已有应用,在1993年德国就已经有成千台用此方案构成的IGBT三点式逆变器用于轻轨电车上。
我所拥有变频传动与控制测量系统,由于设备比较先进,本人能力有限,不能解释清楚,如有需求,请来电咨询或者来本研究所与专业工程师交流!
                    
	
发表于 2014/8/5 21:10:03 最后修改于 2014/8/5 21: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