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案例真实发生在浙大校园的
浏览量:5852 回帖数:11
          
            
            1楼
          
            
              
我跟这位同学一起上大英和微积分的。每天他都准时到课,认真听讲的。
最近老有学弟学妹们发帖问自己高二或者高三,然后才能考很低的分,问有没有希望之类的
你们看看下面的这位同学吧。你们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有他严重们,你们面对未来和人生的绝望会有他多么。
浙江在线11月17日讯
(通讯员朱玲巧)金鑫,由于骨骼先天不足引发多种病症,除了脑袋,几乎全身瘫痪,轮椅上的他脊椎呈S形,20岁了,身高却不足1.2米。不久前他的左眼又由于视网膜穿孔,几乎完全失明。今年高考,金鑫以648分超出重点线98分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已在妈妈背上度过12年求学岁月的他,现在只能在妈妈背上走向浙大。母亲施冬娟在学校里找到一份工作,继续陪着她上大学。
10月23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特护寝室”,工科试验班新生金鑫正趴在书桌上做练习题,握笔的手是金鑫全身最有力的部位。由于骨骼先天不足引发多种病症,除了脑袋,几乎全身瘫痪,轮椅上的他脊椎呈S形,20岁了,身高却不足1.2米。不久前他的左眼又由于视网膜穿孔,几乎完全失明。
母亲施冬娟静静地坐在旁边的小床上,眼中满是慈爱。
今年高考,金鑫以648分超出重点线98分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和母亲施冬娟相拥而泣。已在妈妈背上度过12年求学岁月的他,现在又在妈妈的背上走向浙大。
“读书是我改变命运的方式。”
1992年,金鑫出生在椒江三甲街道石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夫妻两人还没来得及品尝新生命的喜悦,医生就给孩子下了残酷的判决:除了脑袋是正常的,脖子以下几乎全部瘫痪。
从小到大,金鑫与苦难相伴,一摔倒就骨折,股骨头坏死、盆骨坏死、脊柱侧弯,全身肿痛,无法站立。
1999年,金鑫到了上学的年龄,施冬娟决心满足儿子上学的愿望,背儿子去上学。没想到读书成了金鑫最大的兴趣,小学毕业,金鑫考上城区一所重点中学。学校离家太远,家中经济又困难,父母准备放弃。金鑫哭了:“妈妈,我要读书!就读镇里中学,学校差点总比没得读好!”
金鑫终于得以继续上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科普知识比赛经常获得奖项。甚至,坐在轮椅上的他还主持过学校的文艺晚会。高中英语老师陈一军感叹:“金鑫非常积极开朗,除了身体上的残缺,和其他孩子真没有什么两样。”
金鑫也多次在作文中写道:“我从来不觉得我是残疾人。”
在金鑫求学之路上也有一些好心人给这个低保家庭伸出援助之手。他只能将自己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学习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轮椅上藏着的飞天梦
金鑫目前就读的是工科试验班,以后分专业他希望读计算机。在金鑫看来,这其实是无奈的选择,他最爱的是航空专业。
“他当初想考北京航空类专业,他的梦想是要飞上天!”施冬娟说着抱出一堆杂志,尽是《科学世界》、《航空世界》,这些是母子俩省吃俭用买来的“宝贝”。
打开金鑫的电脑,都是火箭、卫星、太空的图片。天宫一号升天时,他因为看不了直播,难过了很久。学校里只要有关于科技类的讲座,他都会要求妈妈推他去听。
连施冬娟也不明白,轮椅上的儿子,为何胸中会藏着飞天的梦想?可是,由于身体原因,儿子的梦想让施冬娟感到骄傲又无能为力。
大学生涯与爱为邻
到浙大已快两个月,施冬娟也在学校里找到一份工作,金鑫还参加了自己喜欢的社团。学校专门为母子俩提供了位于一楼的“特护寝室”,老师和同学用千纸鹤和蝴蝶结装点寝室,欢迎他们的到来。
浙江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单泠说:“人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学校会尽可能为这些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便利,浙大每个学院都设有特别寝室。”
报到时,金鑫巧遇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得知金鑫的情况,金德水勉励他自爱自强,还拿出5000元捐给金鑫,这使金鑫倍感温暖。
现年45岁就满头银发的施冬娟,体力已经大不如前,轮椅加上金鑫将近100斤的重量对她来说已是难以承受之重。幸好浙江大学紫金港是新校区,教学楼都安装有电梯和无障碍设施,再加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施冬娟的担子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对于未来,她没有忘记对儿子的承诺:“只要他想继续读书,我就一直背他去上学!”
现在母子两人心中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至今还没去过西湖。母子俩每天往返于宿舍与教学楼之间,连学校的大门都很少跨出去。“等明年到玉泉校区上课时,我们一定去看看西湖!”金鑫说。
            
            
       
              
                  
            
          
          
        我跟这位同学一起上大英和微积分的。每天他都准时到课,认真听讲的。
最近老有学弟学妹们发帖问自己高二或者高三,然后才能考很低的分,问有没有希望之类的
你们看看下面的这位同学吧。你们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有他严重们,你们面对未来和人生的绝望会有他多么。
浙江在线11月17日讯
(通讯员朱玲巧)金鑫,由于骨骼先天不足引发多种病症,除了脑袋,几乎全身瘫痪,轮椅上的他脊椎呈S形,20岁了,身高却不足1.2米。不久前他的左眼又由于视网膜穿孔,几乎完全失明。今年高考,金鑫以648分超出重点线98分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已在妈妈背上度过12年求学岁月的他,现在只能在妈妈背上走向浙大。母亲施冬娟在学校里找到一份工作,继续陪着她上大学。
10月23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特护寝室”,工科试验班新生金鑫正趴在书桌上做练习题,握笔的手是金鑫全身最有力的部位。由于骨骼先天不足引发多种病症,除了脑袋,几乎全身瘫痪,轮椅上的他脊椎呈S形,20岁了,身高却不足1.2米。不久前他的左眼又由于视网膜穿孔,几乎完全失明。
母亲施冬娟静静地坐在旁边的小床上,眼中满是慈爱。
今年高考,金鑫以648分超出重点线98分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和母亲施冬娟相拥而泣。已在妈妈背上度过12年求学岁月的他,现在又在妈妈的背上走向浙大。
“读书是我改变命运的方式。”
1992年,金鑫出生在椒江三甲街道石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夫妻两人还没来得及品尝新生命的喜悦,医生就给孩子下了残酷的判决:除了脑袋是正常的,脖子以下几乎全部瘫痪。
从小到大,金鑫与苦难相伴,一摔倒就骨折,股骨头坏死、盆骨坏死、脊柱侧弯,全身肿痛,无法站立。
1999年,金鑫到了上学的年龄,施冬娟决心满足儿子上学的愿望,背儿子去上学。没想到读书成了金鑫最大的兴趣,小学毕业,金鑫考上城区一所重点中学。学校离家太远,家中经济又困难,父母准备放弃。金鑫哭了:“妈妈,我要读书!就读镇里中学,学校差点总比没得读好!”
金鑫终于得以继续上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科普知识比赛经常获得奖项。甚至,坐在轮椅上的他还主持过学校的文艺晚会。高中英语老师陈一军感叹:“金鑫非常积极开朗,除了身体上的残缺,和其他孩子真没有什么两样。”
金鑫也多次在作文中写道:“我从来不觉得我是残疾人。”
在金鑫求学之路上也有一些好心人给这个低保家庭伸出援助之手。他只能将自己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学习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轮椅上藏着的飞天梦
金鑫目前就读的是工科试验班,以后分专业他希望读计算机。在金鑫看来,这其实是无奈的选择,他最爱的是航空专业。
“他当初想考北京航空类专业,他的梦想是要飞上天!”施冬娟说着抱出一堆杂志,尽是《科学世界》、《航空世界》,这些是母子俩省吃俭用买来的“宝贝”。
打开金鑫的电脑,都是火箭、卫星、太空的图片。天宫一号升天时,他因为看不了直播,难过了很久。学校里只要有关于科技类的讲座,他都会要求妈妈推他去听。
连施冬娟也不明白,轮椅上的儿子,为何胸中会藏着飞天的梦想?可是,由于身体原因,儿子的梦想让施冬娟感到骄傲又无能为力。
大学生涯与爱为邻
到浙大已快两个月,施冬娟也在学校里找到一份工作,金鑫还参加了自己喜欢的社团。学校专门为母子俩提供了位于一楼的“特护寝室”,老师和同学用千纸鹤和蝴蝶结装点寝室,欢迎他们的到来。
浙江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单泠说:“人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学校会尽可能为这些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便利,浙大每个学院都设有特别寝室。”
报到时,金鑫巧遇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得知金鑫的情况,金德水勉励他自爱自强,还拿出5000元捐给金鑫,这使金鑫倍感温暖。
现年45岁就满头银发的施冬娟,体力已经大不如前,轮椅加上金鑫将近100斤的重量对她来说已是难以承受之重。幸好浙江大学紫金港是新校区,教学楼都安装有电梯和无障碍设施,再加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施冬娟的担子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对于未来,她没有忘记对儿子的承诺:“只要他想继续读书,我就一直背他去上学!”
现在母子两人心中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至今还没去过西湖。母子俩每天往返于宿舍与教学楼之间,连学校的大门都很少跨出去。“等明年到玉泉校区上课时,我们一定去看看西湖!”金鑫说。
                    
	
发表于 2010/6/13 22:20:55
                  
              
 
            

 
             
             
             
             
             
             
             
            